IC载板具有高密度、高精度、高性能、小型化以及轻薄化的特点。IC载板是在HDI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,是适应电子封装技术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,具有高密度、高精度、高性能、小型化以及轻薄化等特点。封装基板是先进封装所采用的一种关键专用基础材料,在IC芯片和常规PCB之间起到电气导通的作用,同时为芯片提供保护、支撑、散热以及形成标准化的安装尺寸的作用。封装基板主要可通过封装工艺、材料性质和应用领域等方式来进行分类。
2020年以来,以CPU、GPU为代表的高端芯片产品出现大面积缺货,其中很大一个原因便是
由于FC-BGA载板产能紧缺,而限制FC-BGA载板产能的因素便是其核心材料ABF被日本味之素所垄断,产能远不及市场需求,预计缺货将持续至2022
年。
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,IC载板台厂欣兴电子、南亚电路板、景硕科技正在寻求土地或增加资本支出,以支持新的产能扩张计划。同时,日本Ibiden、Shinko,韩国Semco、LG创新也在忙于增加ABF载板产线。消息人士指出,
这些制造商预计将在2022年进一步加大资本投资。
而扩产主要受两方面因素驱动:
供需鸿沟带来的产能增量需求、以及新应用带动的技术升级需要。
首先,从供需来看,过去三个月以来ABF载板供给愈发吃紧。目前ABF载板客户不仅已签订明年产能合约,欣兴电子的ABF载板订单可见度甚至达2025年。
同时,技术需求也在不断进步。高盛认为,2022-2023年,ABF载板主流层数将由目前的10层提升至12-14 层。
根据Prismark的数据,2020年全球IC载板的市场规模为102亿美元,突破2011年峰值,将维持良好的增长态势,
预计未来2020-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9.7%,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2亿美元。
在此情况下,包括日本凸版印刷、Ibiden、大德电子、AT&S、Shinko、欣兴、南电、景硕、深南电路、兴森科技、珠海越亚、安捷利美维在内的全球IC载板厂商纷纷开启新一轮扩建,而臻鼎科技、东山精密、景旺电子、中京电子、胜宏科技、华进半导体等台系和大陆PCB厂商也积极投资IC载板领域。
全球的ABF载板厂商的扩产计划
从上述ABF载板厂已宣布的扩产计划来看,日本、中国台湾以及欧洲厂商对扩产策略较为激进,而韩国目前仅有大德电子有小规模的投资,主流的三星电机与LGInnotek暂时还未有明确的消息。
从各家扩产的时程表来看,2019年扩产的ABF载板厂目前已经陆陆续续开出产能,但市场需求更甚,而生产设备的交期也大幅拉长,大规模的产能开出预计会在2023年,也就是说,至少在2023年之前市场应该还会继续维持ABF载板供不应求的情况。
反观国内,包括深南电路、珠海越亚、兴森科技、华进半导体、安捷利等几家内资厂商均布局了以ABF为介质的FC-BGA载板业务,但目前仅珠海越亚在2021下半年宣布实现量产FC-BGA载板,华进半导体则在2021年3月宣布实现FC-BGA载板小批量量产。
截止目前,仅深南电路和珠海越亚明确宣布扩产以ABF为介质的FC-BGA载板,其他厂商主要加码BT基板。
在上述项目中,深南电路、珠海越亚、安捷利美维以及兴森科技均已在IC载板领域深耕多年,是国内IC载板领域的主流厂商,前一次扩产产能也在陆续释放之中,预计此轮扩产产能应该能在2023年大幅开出。
而崇达技术推动旗下子公司普诺威上市、和美精艺筹划IPO上市,二者的扩产与否以及扩产规模还需看其IPO进度情况,存在不确定性。
胜宏科技、中京电子、景旺电子、东山精密则是近年才从PCB领域向上拓展,由于IC载板在资金、技术、客户上的壁垒很高,项目从设立到投产需要三年左右,产能爬坡、获得客户认可又需要1~2年时间,因此产能需要较长周期才能释放。
拓璞产业研究院给出数据,
2021年ABF载板平均月需求量为2.34亿颗,2023年将达3.45亿颗,高盛证券昨日报告预计,未来两年的供需缺口高达30-50%。
虽说多家厂商宣布积极扩产,但信达证券分析师认为还需谨慎看待。
一方面,ABF载板关键材料AB膜由日本味之素公司垄断,虽然其已宣布增产,但增产规模较激增的下游需求偏向保守,至2025年产量复合增速仅14%,导致ABF载板每年产能释放只有10%-15%。
另一方面,ABF载板面积增大将引起良率降低,造成产能损失。在下游芯片封装面积增大的趋势下,ABF载板实际产能扩张速度或将低于市场预期。
东吴证券分析师侯宾认为,IC载板在核心参数上要求更为严苛,密度、技术要求普遍高于普通PCB板。同时,行业在技术、资金、客户等多方面存在壁垒,新玩家入局难度较大。